(资料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源泉之水,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培育之土。构建优质税收营商环境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必然要求。作为参与国家治理和经济管理的重要力量,税务部门要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确保税收政策尽快落实,不断释放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作为思想引领的重中之重,党建引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税务部门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作为引领税法建设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人民至上,全力确保各项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一方面,开展税收走访行动。党员干部带头走访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的政策服务,通过座谈等形式及时了解企业税收工作中的难题和风险点,重点分析企业的组织结构、标准化建设以及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纳税风险预警机制,提出预防税务风险、解决纠纷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开展税收宣传服务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以税务人员、专家、志愿者为主体的讲解团,通过举办一体化税收经济发展论坛、税企互动答疑等系列活动,以“税务专家门诊”“税务首席管家”和为纳税人量身定制税费“明白卡”等形式,宣讲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部署及变化,引导企业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把服务型税收环境推深推实。
提高依法治税水平。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依法治税能够更好地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规范税务部门执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税务机关要始终毫不动摇坚持推进依法治税进程,凸显法治重要作用,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一方面要完善建立健全税制体系。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积累税收征管执法中遇到的涉税难题,积极关注纳税人需求,把握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分析,利用调研、求证等方法总结税收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合理且可行的建议并及时反馈,推动税制改革的科学化。另一方面要强化税务执法监督。依托技术平台及时获取征管数据并进行分析比对,发现执法行为中的疑点、过程和异常,规范执法方式。利用政务服务热线等监督手段,高度重视收集到的纳税人投诉、建议等问题,仔细核实、全程跟进、认真反馈,进一步促进规范执法。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及时公开对企业的检查,抽查等相关工作计划,做到及时告知义务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税收信息化能力建设。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依托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税务部门要围绕服务纳税人缴费人的各环节,不断拓展智慧纳税服务新场景,建成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其一,加强对数据资源的深挖细掘、智能分析和融合共享,持续推广税务管家服务,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技术,探索跨境“税库银”缴费新通道等服务渠道,打造以智能交互、流转为支撑的智慧税务服务新模式。其二,利用全功能覆盖的电子税务局税收业务,推动税企直连,实现“不见面”“无纸化”,通过数据监管分析研判纳税人的各项税收信息,实现电子税务局智能化,让纳税人感受迭代申报的便捷与高效。其三,通过智税信息共享,打通税务系统上下、内外的信息交流壁垒,发挥联动效应,建立信息共享与大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对税收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详细分析,实现税收数据多层次、多领域应用的同时,注重完善长效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确保税收数据安全;并对现有税收业务进行整合,加强税收数据、税收政策、统计资料等共享交流,实现业务一体化建设,打造高效的税收行政系统。
加大税务人才培养力度。青年人才是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的群体。税务部门要紧盯税收现代化人才发展新要求,牢牢把握“党管人才”原则,深入推进“人才兴税”战略,加快业务人才“智力”储备,扎实抓好队伍建设,以人才支撑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招录人才标准注重以能力为导向,注重数字科技型实用人才,可以通过校企基地等合作方式,引入一批理论扎实、专业素养较高的科研人员,提高税务队伍的综合能力。规划人才队伍前景,做好人员选拔任用工作,积极实行轮岗工作制度,着重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业务骨干,促进交流学习,预防“躺平”现象发生。创新培训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计划,既要坚持训前调研,了解培训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方案,使培训达到更好效果;还要创新培训形式,授课地点不局限于课堂,授课老师不局限于高校老师,将理论传授和工作实操相结合使培训效果最大化,真正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数字人事平台数据管理优势,为每一位业务骨干建立个人账户,从学位、工作经历、资格证书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核,将日常工作量化,将其与考核评价、薪资待遇等相挂钩,从而调动税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助推营商环境的优化。
(作者:张蓓蓓 单位: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本文系省教育厅哲学社科项目[SK2021A1117]研究成果)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