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企业家群体中,除了对儒家思想颇为重视,又有许多人对老子的哲学思想非常推崇。笔者认为深入学习老子的哲学思想有益于提升企业家领导力。
哲学思维与领导力
(资料图)
1.哲学素养与企业家
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素养对企业家能力的提升有重大意义。哲学素养可以使企业家追寻事物的本质、探究其意义、寻求方法,发挥天性。历史和文化史多次证明,企业家如果具有哲学素养,能够快速提高业绩,学习哲学也往往是企业家的自觉追求。
2.哲学思维对领导力的影响
第一,哲学思维可以提高企业家的全局思维与统筹协调能力。企业家只有拥有综观全局的胸怀,才能够展现领导者的才能和协调能力;只有将全局工作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把握机会。
第二,哲学思维可以提高企业家的过程思维与阶段把控能力。除了胸怀全局,企业家还要有把握事务过程的关键点,逐步实施战略谋划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又要脚踏实地、逐步实施。而哲学思维可以使企业家具备善抓机遇、多谋善断的能力,使其能够看准局势、抓住机遇。
第三,哲学思维可以使企业家树立底线思维,提高防范突发事件的能力。
总之,哲学思维能够使企业家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看到企业发展的大局,全面把控事物发展各阶段节点。
学习老子哲学思想
1. 对纷杂事物的提炼概括
企业家要学习老子的哲学思想,尤其是辩证思维方法,老子把社会竞争和人事经验提高为具有形而上性质的思辨哲学。企业家只有深刻领悟这种从特殊事物上升到一般规律的思辨过程,才能使自己成为思想深刻的卓越领导者。
老子哲学的深刻就在于把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思索转化为“天道”“道法自然”等观念,这些观念形成了一种哲学性质的进化和学术纯粹化。对其深刻领悟与感悟可以使企业家在思索中体会智慧之美,从而转化为管理素养和领导能力。
老子曾论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种“道”就是把握人事和世事形成的总规律。规律、真理、存在这三者浑然一体,散发出神秘而诱人的哲学思辨气息。但是它们的立足点始终没有离开具体的人和事,这是具体经验性质的提升。
这对企业家把握企业现存的纷杂事物,提高自己的提炼、概括能力,有着深刻的启发。
2.对冷静处事态度的修炼
人们往往觉得老子的哲学思维,对世事有一种出世和消极的态度。其实,我们细读老子,才真正觉得老子是一位胸怀天下、入世很深的哲人和思想者。
老子一再讲圣人、王人、侯人“以无事取天下”的积极理论,这表明他在思维辩证的主观学术中并没有失去对政治主体积极活动性的强调。他只不过是在瞬息万变的人事活动中,以深远的历史胸怀和深邃目光,静观世事外在的特点,冷眼旁观,总结哲学规律。
老子把现实斗争中的许多对立矛盾,扩展到自然现象和人事经验,如明暗、高低、长短、先后、曲直、美恶、宠辱、成缺、损益、巧拙等,高度概括出现实生活中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共同规律。
企业家在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后,也能以冷静的态度、雄阔的胸怀来静观市场竞争和人事纷争,在把握企业兴衰成败的思考中不丧失自我的真性——主动性。
这就是老子强调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老子这种生活智慧、细致思维、深邃胸怀与儒家的实用理性精神和人伦温情相结合,在儒家伦理和人情伦理的原则上,被儒家吸收同化,并在政治治理及日常生活中运用自如。
老子对人生真理的探索成为对以儒家为主体思想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有益补充。而老子对现实矛盾多方面的揭示与深刻剖析,则直接被儒家吸收在《周易大传》之中。
深受老子学说熏陶的韩非子的三纲专制主义,则在汉代董仲舒等大儒体制中得到了融合,他们静观的态度与儒家实用温情的理性,一并构筑了中国智慧、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感悟帮助企业家获得多方面的启示。
把握老子哲学特色
老子哲学有显著的功利特色,就像著名学者吕思勉先生在《经子解题》中对老子的精辟概括,因任之以致治,智善用以求胜。在老子哲学思想方法的启示下,企业家可以“内治企业,外求胜利。”
老子哲学思想的宗旨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第一,治国家主张无为而治;第二,求胜敌当以卑弱自处。
第一点的内涵是,“无为而治”并不等于不作为,而是拒绝一切的违背自然、违背天理、违背法律等“有为”,一切顺应天理,掌握顺应天然之规律,而不以“有为”自私的信念参与其中,这就是“大道无为”的意思。
企业家、管理者最宝贵的能力就是以凝神静观发现自然之律和市场规律,以及企业之理、人文之情,顺之遵之。这样才能够成其大道而无敌于天下。
第二点的内涵是,知其所以制敌求胜之处,就是主张卑弱自处,不以强者的倨傲、急躁情绪对待一切,在大自然与市场规律面前,以弱者、顺者、柔者的态度去顺应自然之力,以为世事循环,螺旋上升,勇毅前行。这也是尊重自然、遵守规律、尊敬人伦的意思。
老子哲学的特色对企业家能力的提升突出表现在以下三点。
1.辩证的思想方法
《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早阐释辩证法的著作,也是我国最早的兵书之一。老子不但发现了事物的辩证规律,而且揭示了事物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出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如《老子》第二章提出了著名的论题:“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很恰当地说明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这些看似对立的东西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深刻阐述了对立范畴、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这对企业家把握激烈市场的竞争规律,提升自己的辩证思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企业家应如何处理和面对这些纷繁的世事、激烈的竞争和变化难测的市场,老子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如第二十八章所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说明企业家要把握以黑胜白、以弱胜强的转化关系和以卑弱自处的处世哲学。
这不是让企业家以卑弱的态度消极应世,而是以柔性思维来把握世事,战胜刚强与僵硬。正如《老子》第八章所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企业家要像水利万物那样,滋润万物而不强争,与众人交而得其所恶。心地善良,政治正确。善做事,择机择时而动。这样虽然不是以“争”的心态取天下,却可以得到无忧的结果。
老子还将为人处世的方法阐释得非常明白,如第三十六章所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玄机所在。老子将这种欲擒故纵、欲取先予等方法称为深沉的预见,即所谓“微明”。
这也体现了老子在纷繁的矛盾之中以弱胜强的处世哲学。这对现在处于不确定性环境中的企业家在处事、管理、应对危机等方面是有很大启发的。特别是关于战略谋划,对人生世事的辩证把握和巧妙处理,可以助力企业家提高对事物关系的把握能力,冷静地体察事物发展的因果,从而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
2.广博的政治胸怀
老子一直秉承“清净无为、道法自然”的治世原则,主张“治大国若烹小鲜”。他的阐释如第五十九章所述:“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这就是为政以俭,为政以德的政治原则。
还有第五十七章,所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就是说,要以正规的方法来治理,用出奇制胜方法来指挥。
所以有道的治理者说:“我尽量不做妨害自然的事,百姓自然顺化。我喜欢清净,百姓自然恢复正常。我不去胡乱干预,百姓自然富足。我没什么欲望,百姓自然淳朴。”这就告诉了我们的管理者、企业家要以正规方法自律,多做与自然和谐的事儿,清净寡欲。
管理者不胡乱干预市场运行,被管理者自然富足。管理者没有什么不良欲望,被管理者自然淳朴向上。
老子顺其自然,顺民而安,顺心而至的大局观,为现代管理者治理企业、应对市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醇厚的人格魅力
现在的企业家都非常向往儒家所提倡的尽善尽美的圣人人格和刚毅正直的君子之气,力求使自己具备独立的意志与尊严。
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阳刚正气固然是企业家应具备的,但仅有刚强勇猛之气,还不足以在纷繁的世事、激烈的竞争和繁杂的人世中自处自立、游刃有余。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将儒、道、法三家和谐统一于一身。在人格上,除了具有刚正方大的儒家君子之风,还要有一种阴柔风致形超万物,飘然出世的道家风范;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法家魄力。三家合一,才能够形成中华文化所熏陶出来的完美人格与应世本领。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古人将这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他就是诸葛亮。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政治思想和处事方法、法治观念和执法手段融合了三家之所长。
他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诸葛亮一生哲学的脉络:简与静、宁静与淡泊是道家思想的概念;而修身养德、宁静致远又是儒家的风范。这是一种既有出世情怀又有入世本领的人生状态。
诸葛亮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又以这种本领和襟怀统率法家的刑名之术,目的为树立良好道德风气,以之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这种融合儒、法、道三家于一身的人格力量,对企业家提高领导力有着极大的助益。■
作者系联合国和平大学在读博士生、连云港新兴热能有限公司董事长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